#4:《人类简史》作者:人类并不是宇宙精华、万物灵长

他在牛津学习中古历史,他的博士论文的主题是中世纪军人的回忆录。本来可能会一直默默无闻地在大学教书的以色列历史学家尤瓦尔·赫拉利(Yuval Harari)凭借《人类简史》的出版引起全世界范围众多读者关注。在不到五百页的篇幅里,赫拉利对我们这个物种的历史做了信息量丰富且可读性非常强的介绍。另外,这本书里所涉及的并不只有历史学知识,赫拉利将生物学、人类学、哲学、心理学、艺术、文学、伦理学熔于一炉。在书中,赫拉利谈及农业革命给人类带来的消极影响,讨论了人脑与计算机融合的可能,另外还讨论了幸福的真谛以及人生的意义。

《东方历史评论》编辑陶小路日前采访了尤瓦尔·赫拉利,这是采访录音。点这里阅读翻译整理之后的访谈文稿

本期播客由政见团队(微信公号ID:cnpolitics2011)和东方历史评论(微信公号ID:ohistory)共同出品。

#换域名啦# 为保证正常收听,请务必阅读说明

为减少访问障碍,政见播客将在近期更换域名,部分听众可能会受影响,见谅。

如果无法收到后续更新,请尝试在播客客户端内重新订阅以下地址:

另有更多信息,可备参考。也欢迎致信 webmaster@cnpolitics.org 或关注微信公众号 cnpolitics2011,与我们交流。

#5:脱欧前后与百年之前的伦敦城

“如果你厌倦了伦敦,你就厌倦了生活。”

伦敦是一座极具生活意识的城市,也是一座属于世界的城市。尽管这一个月以来,脱欧前后的伦敦始终处于漩涡之中。

百年前,曾有一人亲自记下此处历史的行迹:梁启超。一战结束巴黎和会前后,梁启超曾与同僚一同有游历英国和欧陆,写下了《欧游心影录》,完成了从乡人、国人到世界人自我定位的转变。他在伦敦停留最久,笔下的“巴力门(parliament)”政治场景分外有趣,有对中英两国国民性的洞察,也有对当时民国政局的深刻反思;而他面对战后凋败的欧洲,尽管对科学万能与物质崇拜有所质疑,却从未对欧洲文明失去敬仰和信心。

这一期的政好读书,我来聊聊我最喜爱也是最伟大的城市之一:伦敦。当然,也看看百年前梁启超笔下的它,以及欧洲、世界的模样。

“这个世界很像伦敦。它不好也不坏,只是就这个样子。这里没有道德和不光荣,只有你自己的孤单法则。直到这场竞赛开跑,直到它的结尾,直到我们成为这里的鬼魂。这就是我们的曾经。”

#14:英国脱欧,欧洲之父莫奈会怎么想?(二)

2016年6月,英国最终还是脱欧了。在1967年的时候,“欧洲之父”莫奈对于英国有过什么评价?他怎么在一战和二战后一步步推动欧洲一体化?二战前,莫奈和中国还有过什么有意思的联系?这一期,我们接着聊“欧洲之父”莫奈的故事。最后,还有搞笑吐槽的“英国脱欧之歌”等着大家。

另外,想要了解英国脱欧的时事,可以在政见CNPolitics出品的另一档播客节目“政常说话”中收听“英国想要退出欧盟,原来是这么回事”。

#12:强大的日本铁路是怎样被打造出来的?

铁路,作为现代化的标志之一,在现代日本的生活中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不少人的想象中,日本的铁路形象与《灌篮高手》有关,樱木花道和晴子相遇的地方就是神奈川镰仓高校的江之岛电铁车站。那么,日本铁路的历史是怎么样的?自从1980年代以来,日本铁路系统是怎么改革的?对中国的交通系统有什么启示?

#11:安倍晋三为何要推动修宪?

二战结束后,日本旧的明治宪法被掏空,在保留天皇的基础上,注入了西方模式的政治理念,同时还放弃了发动战争的权利。但是在安倍政府的强力推动下, 2016年3月,日本新安保法正式实施。为什么安倍政府如此推动修宪?他个人的家族背景起了什么作用?目前,日本普通民众对修宪的态度如何?

#4:新闻学院只是职业技校吗?

去年,江苏省高考状元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希望读新闻,结果被一群记者劝阻。在很多人看来,新闻专业不是好的选择,甚至有人质疑新闻专业存在的必要。

新闻学教育到底应该怎么做?我们现在的新闻教育究竟出了什么问题?新闻学和传播学到底是什么关系?为什么中美新闻传播院校的设置不一样?新闻其实没有什么学问,只是一项技术,一门手艺吗?学新闻难道就跟读技校一样?那我们的高等学府里面为什么还要设新闻专业呢?

在本期节目里,政见团队发起人、原《南方周末》记者、现宾夕法尼亚大学博士生方可成分享两篇关于新闻教育的文章,带着这些问题,回顾新闻学的发展历程,反思这门学科的定位。

硬广一则:政见团队正在制作一系列大学专业指南的播客节目,我们选择了10个主要文科专业进行介绍,每个专业一期节目,每期节目至少一位毕业于国内高校该专业的嘉宾和一位毕业于国外高校该专业的嘉宾,大家一起详细介绍各专业的定位、课程设置、毕业出路,等等,力图给高中生和家长提供一份详尽的指南。目前这些节目正在众筹中,详情请关注政见的微信公号(cnpolitics2011),回复 专业 两个字就可以了解详情了。

#5:粉丝不一定脑残,粉丝也能改变社会

“疯狂粉丝无脑追星”,这是不少人提到“粉丝”时的第一反应。但其实,我们几乎每一个人都是(或者曾经是)某些人物、作品、现象的粉丝,粉丝的意涵远非“脑残”所能概括。喜爱电影的人组成的“迷影”群体,追剧的人们发起的字幕组,在微博上围绕大V开展讨论对话的用户,他们都是基于互联网产生的粉丝群体,他们正一点一滴地改变着中国社会的模样。

在本期节目中,我们讨论的问题包括:如何理解粉丝现象?哈韩哈日背后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台湾人越来越喜欢看大陆影视和综艺节目?在新媒体时代,政治人物如何吸引更多粉丝?社交媒体如何拉近了粉丝和被粉对象之间的距离?微博大V和粉丝之间是什么关系?”网红“直播吃饭为什么会这么火?……

节目中所提及的书籍《粉丝公众》,由政见团队发起的众包翻译项目提供中文版免费下载:在政见CNPolitics公号(微信号:cnpolitics2011)中回复“粉丝”即可获取,或访问http://cnpolitics.org/2016/05/fandom-publics/

  • 主持:马军,政见团队成员。
  • 嘉宾:张玮玉,新加坡国立大学传播与新媒体系副教授,《粉丝公众》作者。
  • 嘉宾:卢恬,香港中文大学硕士生,《粉丝公众》译者之一。

更多内容请关注政见微信公号(微信号:cnpolitics2011)及政见网站:http://cnpolitic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