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西方观察中国?

起·复旦大学邯郸校区

如何在西方观察中国?
来自社科青年学者的思考

五段不同的学术经历,带来的不仅仅是五种学术生涯的可能性

学术是什么?什么是学术?

在复旦兢兢业业学习的你,一定在某几个深夜里如此地追问。问题意识、研究范式,数据分析、田野调查,历史比较、政策研究……这些与社会科学难以割舍的词语,是每一个立志于学术的社科青年绕不开的话题。

做学术,是出国深造还是国内读研?这更是每一个学术青年必须要面临的现实问题。2011 年,「政见 CNPolitics」成立,立志于「靠谱地谈论中国」。2015 年,政见携手五位社科青年学者一同来到上海,来到复旦。

在国外做学术是怎样一种体验?五位社会科学青年学者,不同的海外学习经历,迥异的专业学术背景,带来对于社会科学不同视角的考量。15 分钟演讲,5 分钟提问。五位讲者带来 100 分钟的头脑风暴,与我们一起交流:在西方语境下,我们如何学术地讨论中国?

从当记者到做学术

方可成

宾夕法尼亚大学传播学博士生,原《南方周末》记者,政见团队发起人

在《南方周末》报社做了三年记者后,我告别了媒体圈,进入学术界。两年过去,博士生涯依然还有大半的路程在前方。不过,此时回看当初的选择,对比两种人生路径的异同,多少有所感触,可以与尚在选择道路的朋友们分享。

社科专业本科学术控的自我修养

张跃然

哈佛大学社会学系准博士生

从问题意识的形成和研究能力的培养两方面,分享在本科阶段学术探索的经历和感悟。

本土博士如何在英文刊物上发表文章?

杨鸣宇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在读博士。研究兴趣:官民冲突解决和中国的威权韧性

随着国内社会科学研究水平的提高,和整体竞争的加剧。本土社科博士更多地在英文期刊上发表研究可以说是大势所趋。作为过来人,希望能够分享一点自己的相关经验。使学弟学妹可以多一点信息,少一些困惑,更顺利的发表自己的研究。

研究社会科学需要多少数学基础?

王也

复旦大学数学学士,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硕士,纽约大学政治学系博士生

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科学研究者需要多少数学基础?理工科背景如何培养社科研究的感觉?复旦学长跟你分享他的人生经验。

从智库到大学
我为何最终选择了学术道路

刘含章

哥伦比亚大学政治学系博士候选人。研究兴趣:威权的制度设计和公民政治行为

美国智库如何运转?年轻本科生或硕士生在智库的职业发展道路究竟是怎样的?本科时我对政策研究充满理想与热情,在华府智库的实习经历却最终把我引向学术研究的道路。希望与大家分享这当中的对比和感悟。

时间

地点

上海市杨浦区邯郸路 220 号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学楼 101

报名方式

复旦学生可直接前往;校外人士请于 前发邮件报名,注明姓名、单位(学校)、职务,收到确认后再前往参加:
18817301936@163.com

友情提醒

因场地大小限制,建议校外人士参加 6 月 19 日的活动

联合承办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引擎」团队

复旦大学社政学院 社会学社

支持

志德书院

西方看待中国政治的洞见和偏见

起·浦东新区证大立方大厦

西方看待中国的洞见和偏见
青年社科学者对谈

西方如何看待中国?自从国门被洋人的坚船利炮打开之日起,这个问题激起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前赴后继的求索努力。

一百多年后的今天,我们是否能破除「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或是「我们自己百事不如人」的迷思,靠谱地理解西方看待中国的视角和逻辑?

我们是否能看清,在这些视角和逻辑背后,体现着西方社会生态的哪些深层意涵?

游走于中西之间,如何靠谱地谈论中国?

这个夏天,来自政见团队的六位青年社科学者齐聚上海,畅论西方知识界看待中国政治的种种洞见和偏见——

  • 西方意识形态光谱下的「左」与「右」在解读中国现实时有何抵牾?
  • 中国媒体在西方学者和同行眼中是什么形象?
  • 西方社会科学的比较视野,在谈论中国时拥有怎样的优势、又面临何种挑战?
  • 「政治正确」会决定西方学者看待中国的角度吗?
  • …………

这些零散又相互关联的问题,构成了西方看待中国政治的种种面向。更重要的是,在西方的一面面镜子前,我们如何反思自身?6 月 19 日,来围观政见成员分享他们的见闻和感悟。

对谈嘉宾

方可成

宾夕法尼亚大学传播学博士生,原《南方周末》记者,政见团队发起人

刘含章

哥伦比亚大学政治学博士候选人

杨鸣宇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博士生

王也

复旦大学数学学士,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硕士,纽约大学政治学博士生

林知阳

香港大学社会学硕士,哥伦比亚大学公共政策与新闻传播硕士生

张跃然

哈佛大学社会学博士生

时间

地点

上海市浦东新区长柳路 58 号
证大立方大厦21楼

报名方式

向政见微信公众号发送
「报名 19 日活动 + 人数」,即可报名

友情提醒

应场地提供方要求,请穿着长裤入场,如果衣冠过于随意可能会被拒绝入场,不便之处敬请谅解

协办

《历史学人》杂志

《历史学人》由历史学人社发起创办,是一份深度关注全球历史问题的精品系列读物,打破历史的时间、空间界限,全球视野采集内容和主题,让「过去与未来一样崭新」,开阔每位读者的视野,启迪思维。

一对一私聊

来信预约·坐标上海

一对一私聊

也许你两场讲座都恰好没空参加,也许你期待和我们的某一位成员有更深入的交流,那么请约我们一对一私聊吧。我们模仿了果壳网的「在行」,提供一次面对面答疑解惑、分享智慧的机会。

以下,我们列出了你可以约见的人、谈论的话题,以及可约的时间段。这一次的约见地点都是在上海,如果这次实验做得顺利、有趣,我们也许会将推广至其他地区、其他时间段。

想要参与的朋友,请发一封邮件到 webmaster@cnpolitics.org,写清楚你希望约的人、时间段、以及希望聊的话题,我们将根据来信的先后顺序安排约见,并通过邮件确认。

按照果壳在行的先例,如无特殊情况,我们建议你支付 100–200 元/小时的费用。请在约见结束后当面支付。

林知阳

香港大学社会学系 M.Phil 硕士生,即将赴哥伦比亚大学攻读双硕士(新闻与国际关系)。研究兴趣是新媒体与群体互动,但总受困于杂七杂八的爱好里。旅港填词人;于香港出版旅行文集《这颗行星上所有的酒馆》,并在香港、台湾、马来西亚发行;拍摄纪录片《双城记》获上海骄傲电影节最佳短片提名。

可聊话题:

  • 关于香港:在香港上大学是什么体验?值得吗?本科、授课型研究生和研究型研究生分别的优势与劣势在哪里?如何最有效地申请?
  • 关于文艺:分享我在香港出书赚(不到)钱的经历。如何说服出版社投资为你出一本书?在没有音乐基础的情况下,如何进入壁垒森严的音乐行当?
  • 关于学术:以就业为导向的硕士,与学术导向的博士申请策略截然不同。我愿分享我申请美国公共政策及新闻硕士的经验,以及我个人将文艺兴趣与学术研究结合在一起的经验。

可约时间:

6 月 20 日全天,以及 21 日下午四点之前

张跃然

社会学人,马克思主义者,无逼格人士。文如其人,欲了解更多请戳 cnpolitics.org/author/zhangyueran

可聊话题:

  • 我们可以聊申请,也可以聊别的;
  • 我们可以聊学术,也可以聊别的;
  • 我们可以聊(美国高校的)学运,也可以聊别的;
  • 我们可以聊 #在西方当左派# 是怎样的体验,也可以聊别的;
  • 我们可以撕逼,也可以干别的。

劳动力的商品化是万恶之源,所以我不给自己定价。但如果你愿意请我吃饭 / 喝茶 / 喝咖啡,那自然最好不过。

可约时间:

6 月 19 日上午,20–21 日全天

杨鸣宇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博士生,哈佛肯尼迪学院 Ash Center 访问博士研究员(pre-doctoral fellow),研究兴趣是中国的威权韧性和官民冲突的解决。读博期间独立作者发表 SSCI 文章一篇,CSSCI 文章两篇。

可聊话题:

  • 有关研究发表和投搞:如果你也和我一样是挣扎于学术市场的土鳖,并且希望在英文期刊进行发表,那么这个对谈是为你而设。我可以分享的内容包括:如何包装自己的研究题文章、期刊投稿建议、如何回复审稿意见等。另外如果你有相关的其他疑问,我也可以尽力为你解答。
  • 威权政治 / 中国政治研究:如果你的研究兴趣和我一样或者相关,我可以分享我的研究经历和心得(包括田野调查、数据的获得、研究方法的学习和提升等)。或者就你的研究思路 / 文章和我进行交流,我会尽可能给予有用的建设性意见。

可约时间:

6 月 20 日(具体时间可协调商定)

方可成

宾夕法尼亚大学 Annenberg 传播学院博士生,研究兴趣是中国的媒体与政治,曾经在《南方周末》报社做了 3 年时政记者,本科和硕士均就读于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政见团队发起人,《东方历史评论》编辑,开设有个人微信公号「新闻实验室」,个人博客 www.fangkc.cn

可聊话题:

  • 媒体行业:这是一个值得投身的行业吗?为了进入媒体,需要做哪些准备?我需要学新闻专业吗?需要考研究生吗?什么样的人会成为好记者?记者是不是很辛苦,经常被打被追杀?报纸都要死了,还要做记者吗?……
  • 传播学研究:分享我申请和就读美国传播学博士项目的经历、经验和教训,谈谈我所了解的传播学研究现状。
  • 其他与我的个人经历和兴趣有关的话题

可约时间:

6 月 20 日、21 日全天